www.dyxwenming.com
东源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东源文明网

东源县“百千万工程”交出亮眼成绩单

2
发表时间:2025-06-12 11:13

  核心提示

  从传统农业县到现代化县域标杆,东源县以“产业跃迁、城乡焕新、服务提质、改革破冰、协同共进”五维突破,交出了“百千万工程”的高分答卷。

  3年来,作为全省首批典型县,东源县构建“1+5+N”推进体系,以“百千万工程”为统领,深入实施县域经济提升、镇域功能再造、和美乡村建设、深改攻坚突破、社会力量协同“五大行动”,实现全县GDP增速稳居河源首位,2023年在省考核中获评进位类优秀等次,2024年跻身广东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力十强、发展潜力五强,培育2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建成全省首个水稻无人农场,推动茶产业产值两年翻番,万绿湖风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米粉产业斩获湾区认证等标志性成果,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差异化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具有东源特色的县域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成效1 产业经济:低空产业率先起飞 智慧农业提效十倍

  特色产业量质“双升”。形成先进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培育水饮料和食品加工两大特色产业;低空经济产业全市率先起步,万绿湖低空观光项目投入运营,成为“湖泊+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应用场景。

  产业平台扩容增效。铭镭激光项目成功跻身全省激光与增材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重点支持企业行列,鑫达科技凭借行业领先优势摘得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信大科技成功摘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桂冠,实现东源县“零的突破”;晟源永磁项目获得省级2000万元研发资金支持,并成功撬动社会资本5000万元,创东源科研项目投资规模历史新高。

  富民产业全链升级。一是现代农业品牌标杆作用凸显。地理标志认证实现突破,“东源仙湖茶”“康禾茶”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带动茶产业产值两年倍增至12亿元,上莞镇仙湖村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智慧农业领跑全省,建成水稻无人农场,实现生产效率提升数十倍,自主培育马铃薯种苗破解“北薯南调”困局,“华航香银针”成为华南地区唯一超级稻品种,“广弘3号”小白鸡抢占粤港澳大湾区高端肉鸡市场。二是农文旅融合释放新动能。万绿湖风景区成功晋升国家5A级旅游景区,去年旅游人次突破425万、收入达13.5亿元,较2022年增长超160%;“郊野经济+村道经济”创新模式成效显著,今年第一季度吸引游客128万人次、创收2.27亿元。三是特色加工业强势崛起。“霸王花”米粉入选广东老字号,“河源米粉”斩获全市首张湾区认证,去年产值突破1.9亿元;“高楼养猪”模式节约用地75%,去年生猪出栏量较2022年激增69%。

  招商引资实现高位突破。创新构建“资本+资源”招商体系,通过设立15亿元产业母基金、聘请26名招商大使,实现精准招引超亿元制造业项目42个,总投资额达103.2亿元。

  成效2 城乡建设:高铁高速贯通县域 医疗教育跨越发展

  县城空间优化重塑。深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谋划打造县城沿江经济带,包括四大重点片区(城市客厅片区、南园古村片区、滨江科创城片区和蝴蝶岭工业园片区)和一条风貌提升带(河源大道沿线风貌提升带),构建现代新城空间体系。

  基础设施扩面提质。交通路网进一步畅通,建成赣深高铁东源段51.6公里,长深高速扩建工程东源段双向八车道全线通车,建成“四好农村路”195.9公里。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公共空间品质进一步优化,新建富民路“口袋公园”和“星空营地”公园,县城“口袋公园”达30个。

  公共服务“三进阶”。医疗服务能力加快提升,东源县人民医院主动担起省级医疗“试验田”责任,自省级专家团队入驻以来,该院手术量同比增长38.6%,并填补了7项技术空白。教育发展水平实现跃升,累计新建市级以上“三名”工作室14个、数量全市第一,省级工作室实现“零的突破”。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仙塘镇建成全市首家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及长者饭堂,面积达500平方米,开办以来为1.6万多人次提供助餐服务。

  成效3 环境治理:美丽宜居村覆盖率85%

  典型培育结硕果。顺天镇入选省乡村振兴示范镇创建名单,上莞镇仙湖村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5个村成为省乡村振兴示范村,柳城镇下坝村打造成为全市首个“全电示范村”,义合镇下屯村成为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目前,东源县建成美丽宜居村224个、覆盖率达85%,推动城乡风貌加快向“全域美、长久净”蝶变。

  靶向攻坚创亮点。去年,东源县完成超2300栋农房风貌整治;今年,赣深高铁、长深高速、龙河高速沿线和乡村振兴示范带范围内农房风貌持续有力有效加快提升;重点区域显特色,示范片区塑精品,开通东江旅游航线,成为全市唯一具有水陆联运能力的乡村振兴示范带。

  全域治理有成效。力争6月底前实现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比省要求的完成时限提前两年;超过90%行政村完成“三线”整治,有力实现“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长长久久”;新丰江九里湖示范点获评“2023年广东省林长绿美园”和“2024年广东十大最美公益林(天然林)”,康禾示范点首创并践行“无痕森林公园”理念,成为“省散文诗学会创作基地”。

  成效4 体制改革:全省首创林地审批权下放

  农房建设审批“一站式”服务落地

  行政赋权创标杆。全省首创林地审批权下放,在全市率先承接“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的审核”事项;构建“263+1667”权责动态管理体系,将263项行政许可事项纳入清单,并对1667项政务服务事项进行动态管理。

  县镇改革树样板。创新“三级联办”服务模式,开展政务服务“就近好办”改革试点工作,将31项服务事项委托、下放至7个试点镇受理、办理,并获评中国地方政府营商环境优秀案例、2024年度河源市改革优秀案例。

  土地整治立示范。加快建设全省首个“万亩方”耕地集中整治示范区,打响全省耕地集中整治示范区建设“第一枪”;首创农房建设审批“一站式”服务窗口,进一步优化宅基地审批管理。

  金融改革破冰前行。东源县国投集团斩获全市首个AA主体信用评级,县域融资能力实现历史性突破。

  成效5 共建机制:创新模式全市推广 创客工坊孵化百业

  帮扶协作创示范。构建“盐田—东源”跨区域协作样板,争取深圳市盐田区对口帮扶资金7000万元,支持探索“飞地”“飞海”经济,“盐田区—东源县对口帮扶协作关系”获评优秀等次;创新建立全域联动机制,深入推广“六个一点”资金筹措模式;协同“双百行动”高校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17项、获省级金奖1项,相关经验、做法入选“双百行动”首批省级优秀示范案例。

  双创生态树标杆。建成全市首个创客社区——糖巢创客社区,培养吸引青年创客近200名,签约入驻企业、商家20余家;落实全市“十带百坊千创客”培育行动要求,构建“十书十坊十业师”培育体系,首批10个“创客工坊”启动建设。

QQ:10000000                     联系电话:0762-000000    000-000000                             联系邮箱:137873710@qq.com                联系地址: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县政府大院